首页 资讯 正文

砂厂车间的华丽转身:湖南返乡女创客用苎麻“织”就亿元产业梦

体育正文 249 0

砂厂车间的华丽转身:湖南返乡女创客用苎麻“织”就亿元产业梦

砂厂车间的华丽转身:湖南返乡女创客用苎麻“织”就亿元产业梦

鹤龙(hèlóng)湖畔,新河村头,一片青翠的苎麻(zhùmá)田在夏风中翻涌绿浪。6月20日,“湖南e周”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湘阴县中麻贝乐谷,探访这座由废弃(fèiqì)砂厂蜕变的农文旅融合新地标。占地2100亩的园区内,农户在苎麻地里(dìlǐ)收麻,学生(xuéshēng)在苎麻博学苑学习苎麻种植(zhòngzhí)历史,游客在非遗工坊体验夏布织造,一幅“以麻兴业、以旅促农”的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2019年,返乡创业者晏金荣(yànjīnróng)发现废弃砂厂蕴藏的机遇——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,面积30多亩(mǔ)的厂区,正是苎麻产业梦的起点。她成立湖南中麻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,一口气在砂厂周围流转了1250亩土地,进行苎麻种植,并与(yǔ)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(yánjiūsuǒ)签订产、学、研合作协议,引入强大技术支撑。种植基地的成功,为产业延伸(yánshēn)铺就道路。2021年,中麻⻉乐⾕建成,深度挖掘苎麻产业的价值,打造成以传统文化、科普教育、劳动(láodòng)教育、食育(shíyù)教育、农趣体验(tǐyàn)、非遗传承为一体的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。

徜徉百米科普长廊,深入农耕体验种植园,参观农产品科普展馆,体验户外露营休闲......在中麻贝乐谷,苎麻可穿、可食(kěshí)、可赏、可研(kěyán)。基地内,名人、名匠入驻,成立鹤龙湖农民作家协会,组织(zǔzhī)举办湖南象棋村甲;邀请传承人陈灿宇长期驻守岳州窑烧制技艺(jìyì)传习所,传播非遗技艺,助力乡村(xiāngcūn)文化振兴。

曾经机器轰鸣的砂厂车间,如今回荡着游客体验麻织技艺的欢声笑语。晏金荣介绍,中麻⻉乐⾕已(yǐ)成功获得“湖南省五星级农庄(nóngzhuāng)”“湖南省科普基地”“湖南省四星级旅游景点”,作为青少年(qīngshàonián)科普教育基地,这里每年开设青少年主题课堂40余场(yúchǎng),年接待人数达12000人次。基地引进“湘阴夏布”和“岳州窑烧制(shāozhì)技艺传习所”两个(liǎnggè)非遗项目,年接待游客及研学团队人数可达十万人以上。

农、文、旅、科、研多产融合,不光废厂区,村子也被盘“活”了(le)。据介绍,中麻科技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模式,吸纳(xīnà)脱贫(tuōpín)人口就业(jiùyè)、入股分红,已入股分红脱贫户达965户、3117人,每年向脱贫户及监测户分红268110元,村民土地入股分红及村集体产业入股分红100余万元(yúwànyuán),带动当地200余人就业。

研学基地(jīdì)旁边,作为中麻贝乐谷苎麻文旅产业园一期项目的“广林隅”院子餐厅、露营园、农耕(nónggēng)文化园以及湘阴县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。“产业园总投资8000万元(wànyuán),分两期(liǎngqī)建设,一期工程预计(yùjì)今年9月(yuè)建成,预计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。”晏金荣介绍,二期工程将建设麻类产品(食品)加工厂、中麻贝乐谷民俗文化村、省级劳动教育基地、省级示范性乡村博物馆等(děng),预计企业旅游消费及麻类产品年收入可望突破1亿元,新增就业(jiùyè)100人以上。(全媒体记者 王一辰)

(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(liánxì)删除)

砂厂车间的华丽转身:湖南返乡女创客用苎麻“织”就亿元产业梦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